1月16至17日,带着冬日的温暖,披着醉黄的阳光,祖统委主任乔茵携福田十四支部党员代表共4人,先后探望慰问了常住深圳的袁影中、黎锋、李进添及黄颜正4位抗战老兵。这是祖统委自2015年以来,连续4年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对抗战老兵开展的关爱行动。
祖统委精心制定了慰问计划,采购了适合老人们的年货食品,订制了云南生产的鲜花,亲手制作花束及慰问礼包,用简单的方式、真挚的情感,传递来自民革的问候与祝福。同时,根据民革市委会的部署,把“民革广东省委关爱抗战老兵慰问金”一一送到老兵的手中。
4年多来,老兵们与深圳民革党员结下了深厚感情。每年中秋、抗战胜利纪念日、老兵生日及春节辞旧迎新的日子,老兵的身边都会留下深圳民革党员的身影。4位老兵虽年事已高,但身体健康,一直关心时事,积极乐观。老兵们对民革广东省委对抗战老兵的关爱慰问及深圳民革多年来持续的“一对一”关爱行动深表感谢。
按照民革市委会的要求和部署,祖统委于2015年3月启动了“关爱抗战老兵”系列活动,制定了关爱老兵长效计划,建立了对接老兵的常态联系机制,确保并做到了及时了解老兵情况,及时反馈他们的需求。祖统委将按照省委会关于加强对抗战老兵关爱的指示精神,确保深圳民革“关爱抗战老兵行动”越做越好,有始有终。
孙中山研究会副会长罗林虎、祖统委委员郝福寨、党员谢群参加了慰问。
附:四位抗战老兵简介
黄颜正,1920年8月出生,广西南宁人,香港籍。1936年应征进入到广西宪兵团,1938年在山西太原第一次到前线作战。后进入军官训练团中央抗日游击第三支队任中士班长,曾参加过汉口会战、太原会战后又转战浙江金华,在柳州、桂林、上海打日本侵略军,后来考入黄埔军校第十七期步科,毕业后到湖北恩施第六战区特务团,主要负责老兵训练。
袁影中,1931年4月出生,湖南资兴人,深圳户籍。1945年1月在湖南资兴入伍,部队番号为暂二军暂二师。正式入伍前一年就已经为“湖南抗日游击区”服务,包括:送情报、管理月锄农场(抗日农场)事务、为游击战士做饭、洗衣服、带孩子等。入伍后,参加了系列军事行动,主要负责后勤保障工作,如抗日宣传、文艺宣传、后勤服务等,其中包括:部队文艺演出、部队文体活动的组织、保护群众转移、护理受伤战士、送情报等。2015年获颁“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纪念章”一枚。
李进添,1925年3月出生,广东梅州人。1944年,为响应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号召,不顾家人反对,放弃小学教员的安稳生活,在广东梅州报名参军,部队番号为31军209师625团2营6连2排,经历3个月严格训练,整编待令对日抗战。1945年抗战胜利后,于1946年6月复原回乡当小学教员。2015年获颁“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纪念章”一枚。
黎锋,1923年8月出生,广东阳江人,香港籍。1940年在广东阳江入伍,在师管区军官的带领下徒步经广西金城江抵达贵州贵阳图云关,接受体检和训练,后达昆明,预备加入中国远征军。由于远征军第一次入缅败退,黎锋转入由第五军装甲部队改编的第48师,在师属独立战车防御炮营第3连,担任其中一个炮班的第一炮手。1944年桂柳会战转进,日军进攻贵州的关键时刻,黎锋所部抵达龙江西岸阵地,以战防炮隔岸反击日军先头部队,滞延了日军的进攻,最终和友军一起,保卫了独山,保卫了西南大后方。
供稿:乔茵